您所在的位置:考古发现

新遗迹化石表明恐龙休息方式与姿势接近鸟类

魏氏双嵴龙以类似鸟类的方式休息(Heather Kyoht Luterman绘)
虽然我们已经发现了大量的非鸟类兽脚类恐龙的足迹,但是很少发现它们的歇迹,而这种带有前肢印痕的歇迹能提供关于有价值的早期的兽脚类恐龙前肢的功能形态学信息。最近Andrew R. C. Milner等人在最近发表了论文《一个似鸟类的解剖学、姿势和行为学的早侏罗世兽脚亚目恐龙歇迹》报道了美国犹他州西南部下侏罗统(~1.98亿年前)的蒙纳夫组(Moenave Formation)惠特莫尔点(Whitmore Point)的海岸砂岩地层中一个保存良好的兽脚类恐龙的遗迹SGDS.18.T1。
兽脚类歇迹SGDS.18.T1
从SGDS.18.T1遗迹的两只手、折叠的后肢、坐骨和断断续续的尾迹的位置推测,这只动物休息的方式和现代平胸鸟类很接近。特别是它们的掌心向内,比以前归入的一些掌心向前的所谓“兽脚类恐龙”歇迹更接近现代鸟类。根据这块标本,这种掌心向内的休息姿势可能是在早侏罗世演化出来的,比之前描述的更早出现,而且所有的兽脚类恐龙很可能都是这种姿势。
根据SGDS.18.T1的形态,可以归入实雷龙足迹属(Eubrontes)。关于SGDS.18.T1的造迹动物,蒙纳夫组目前发现的恐龙只有合踝龙未定种(Megapnosaurus sp.),但是它的体型太小,而在亚利桑那州的卡岩塔组(Kayenta Formation)发现的魏氏双嵴龙(Dilophosaurus wetherilli)和SGDS.18.T1体型吻合。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信息  |  隐私保护  |  免责声明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中华自然科学网(SCICN.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7034147号   客服及报障邮箱:sci@scicn.net